close


 


長久以來,德國工藝一直是精準確實的代表,不論是武器工業、相機、汽車、小家電,「Made in Germany」幾乎和「優秀耐用」劃為等號。在音響的領域也是如此,德國製造的喇叭總是以理性不花俏的個性為其重要指標,舉凡ELAC、MB Quart、CANTON、ADAM、T+A...,眾多品牌在發燒界各據熬頭各有專精,但共同的特性是精湛的工藝水準與耐用保值。


 


這次要介紹的一款小喇叭正是西德製造,正港賓士汽車使用的全音域單體。


 



 


自從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就再也沒有標示made in Western Germany字樣的產品,手上這款賓士汽車單體是出廠25年以上的庫存新品。


 



 


雖然有點年紀,不過這款3.5吋的賓士汽車單體外觀完美如新,不僅橡膠懸邊完全沒有分解龜裂的徵兆,手彈鼓紙的剛性反應甚至比現在市售發燒小喇叭硬是響亮許多,就是衝著這點,開啟了這次音箱實作的動機。


 


首先要克服的問題是車用單體的固定方式,原設計的車門卡榫在此完全無用武之地,為顧及美觀與氣密性,我採用由箱體內向外固定的方式。箱體的材質我實驗性的選用桐木,這種木料質輕且軟,一般用途是當作抽屜板,取其輕巧和不易蛀蟲的特性,但用作打造堅固箱體並不適宜,鑽孔加工容易破損,聲音響度也不理想,多花我好多時間作額外加工處理。


 


我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道,第一是在箱體完成染色後內外均上二度底漆銷匿表面氣孔,第二是在內層長向側板黏滿瀝青膠帶增加箱體重量,第三是在安裝完單體後在內層所有接合面刷滿一層PU膠增加箱體穩定性與氣密性。


 


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我在箱內側板貼滿瀝青膠帶改變桐木的聲音特性,並且在所有的接合面刷滿PU膠增加箱體氣密度


 



 


經過這三層處理方式,指節敲擊箱體的聲音改變了,聲音變沉變密,但還不會呆,算是有把板材特性調整過來同時保有原木細紋...第一步完成。


 


桐木板質輕且軟,用在共鳴箱體可以利用加工改變特性,那用在震動頻繁的面板要怎麼處理呢?


 


在此我準備的材料是厚度8mm的純鋁板,我要用這片厚重的鋁板當作第二層面板,銷匿單體對木料面板產生的共振,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箱體重量。


 


知易行難,這兩片鋁板切回來以後,才發現這麼小片的板材沒有CNC廠願意加工,只好發揮DIY的精神自己搞,當然,這意謂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下面這種超硬鎢鋼圓穴鋸就是專門對付金屬板的,我買來用四分電鑽挖這組8mm的鋁板,特規大尺寸圓穴鋸,很貴! 而且我需要兩種尺寸...


 



 


剛完成雛形的鋁板,單體的排列方式是高音在中央,中低音在高音兩側,標準的MTM排列。王兄果然好眼力,一眼認出這片鋁板的功能,30屆音響大展發燒片稍晚奉上,呵呵。


 



 


這支以色列的修邊刀很好用,我用他完成大部分的手工修邊。


 



 


螺絲孔的加工用階梯鑽頭。


 



 


我的規劃是將這片鋁面板直接嵌入箱體正面,因此箱體木料面板有預留深度,不鏽鋼螺絲一路貫穿鋁板-海綿墊-桐木-單體膠框,形成硬軟硬軟的三明治抑震結構。


 



 


日製的絲膜高音單體,聲音比大部分的全音域單體細膩,我用她來表現3.5KHz以上的高頻段。下面這張照片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高音單體兩側的中低音單體固定方式,由下而上是賓士單體-木料-海綿墊,以及周圍預留深度的箱體邊框。


 



 


鋁板合體後置入不鏽鋼螺絲,尚未迫緊前的特寫照片,鋁板當然有磨過再噴漆囉,鋁板加工完畢,第二步完成。猜猜不鏽鋼螺絲旁的小圓點是什麼呢? 呵呵,稍後分曉


 



 


分音器是喇叭的心臟,使用的零件無一不影響喇叭的發聲,這次雖然外觀看來是三顆單體,但內中採用二音路設計,也就是雙中低音單高音,分頻點3,710Hz,低頻以-18db衰減,高頻則是-6db衰減,高通濾波是BENNIC電容,低通濾波是德國WEGO電容,電感是用0.5mm銅線繞的,數據如下:


 


高音單體直流阻抗:3.4 Ω


低音單體直流阻抗:5.2Ω,兩顆併聯2.6Ω


高通濾波:12.5uF


低通濾波:22uF


低通電感一級:0.17mH


低通電感二級:0.06mH


分頻點:3,710Hz


 


 




不對稱的分音斜率目的就是以-18db的斜率把賓士單體的高音頻段切乾淨點,並以-6db的斜率讓高音單體擁有較大的向下銜接範圍,同時以MTM排列方式讓高低音單體的銜接更順暢。


 


箱體內容積是3.6L,經過計算,我拿直徑35mm長度80mm的反射管來強化100Hz的低頻共鳴,實測雙單體共振的頻段是在80Hz附近,剛好對應這顆賓士全音域單體在80Hz開始快速衰減的低頻曲線,至此,算是底定這組喇叭的聲音,第三步完成。


 


在這次的實作我體會到,以兩顆相同規格的中低音併聯產生更多低音的效果有限,但卻可以明顯提升中低頻聽感密度,如果單體原本的體質就不錯的話,確實可以嘗試雙中低音,在此註記供同好參考。


 


組合起來囉,面板10顆不鏽鋼螺絲迫緊後,鋁板和箱體合為一體,高級感油然而生。完成品尺寸寬18cm高29cm深17.5cm,小書架喇叭。


 



 


實際聆聽,有沒有鋁板的聽感差異相當大,全桐木音箱的聽感較為鬆散,低頻衝擊感不足,大提琴線條凌亂,加上了鋁板,punch力度就出現了,總算不費幾週以來的苦力,呵呵。以今年30屆音響大展的第一曲Swing Rhythm 搖擺節奏 / 非洲之聲 來測試,雖然低頻依舊是小喇叭的天限,但有沒有鋁板抑振的差異幾乎就是聽不聽得下去的關鍵,這樣講有稍微誇張,就當是自我催眠吧。由衷的建議,DIY音箱請務必避開軟鬆的木料,除非您也和我一樣喜歡解決問題的快感,哈!


 


調音過程中我選用了兩種材質的吸音棉,後來覺得雜布棉的聲音比較穩。


 



 


幫網罩弄了一張金屬銘牌來,代表mercedes-Benz Inside


 



 


發現了嗎? 網罩平平的一片,怎麼固定在面板上呢? 這要歸功於前面提到的小圓點,那是我預先埋入鋁板和網罩的4mm銣鐵錋強力磁鐵,網罩是靠磁力吸附在面板上啦~


 


感謝閱讀,文中如有謬誤懇請不吝指正。


Merry Christmas and Wish you have a peaceful ChristmasEv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lley 的頭像
    valley

    原箱的共鳴

    val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