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連電容設置於前後級間,目的是為了濾除前級擴大機的直流輸出成分,防止直流輸出送到後級後一路放大,最後在終端燒毀喇叭。由於交連電容是設置在聲音的主要路徑上,因此無可避免的會改變前級輸出的聲音,所以它是發燒初哥最常下手調音的地方,這次王兄割愛一台Excalibur擴大機給我,順便也給我出了個功課,就是比較交連電容對聲音的影響。
王兄的Excalibur系列擴大機採用LM3886為功放晶片,聲底Q勁有厚度,場面寬闊,驅動力方面雖然帳面數字不大68W,但實測卻是少數可以把我的MOREL大音圈喇叭抓得牢牢的實力派套件。前級晶片採用OPA2604,這顆晶片的解析力強,空間定位分明,是晶體前級好聲的保證,手邊準備拿來測試的交連電容容量都是1uF,耐壓200V或400V。
這幾款電容都是全新品,初RUN的幾天聲音其實還沒穩定,反覆試聽了一個星期後才算整理出一點頭緒..
紅色WIMA ---- 中性偏厚,和直交相比低頻凝聚,重量感十足,高頻也更順耳,但細膩度稍弱。
黑色Solen ---- 聲音凝聚度居五款電容之冠,低頻快速有力,中頻乾淨清晰,高頻尾韻稍短。
白色M-Cap --- 中性,低頻凝聚但不誇張,高頻餘韻細膩,擁有五款電容中最均衡的聲底。
黃色AuriCap - 聲音非常傑出,音樂性和空間感遠遠超過其他電容,聽小提琴松香味滿滿,和直交相比算是染色最多的電容。
藍色ERO ----- 空間感優異,高頻活潑,整體表現輕鬆不油膩。
以售價來看,AuriCap的單價高出其他電容一截,但他的傑出的音樂性表現確實也是物有所值,雖然M-Cap還有更高階的款式Supreme Silver/Gold/Oil,但不僅售價驚人,塊頭也大太多了,和其他電容擺在一起比試有點勝之不武的感覺,所以選用最初階的Audiophiler白色系列來比較,M-Cap中性華麗的特質約略可聞一二。
WIMA和Solen我常用在喇叭分音器上,前者要作低通或高通都可以,可以算是入門標準了吧,後者的特性是反應快速段落分明,好幾次嘗試用在高通上結果都是開聲不到一曲就被我換下,這次單獨用作交連電容高音的表現也是愈聽愈緊張。
至於ERO的表現可能就見仁見智了,在動態飽滿的後級加上一點活潑的音染,猶如穿上舞鞋的少婦,一顰一動都洋溢著活力快感,對比M-Cap的華貴美麗,比較像是參加晚宴的妝扮,談吐雍容舉止細膩,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美感。
網路上有些高手會用一個大電容併多顆小電容來調音,我想這種玩法也是滿有科學根據的,但我應該不會想這樣去調聲音吧...
這期間我還更換過環型變壓器,將原本20V-0-20V的電源提升至24V-0-24V,才能把LM3886餵飽發出飽滿的中低頻,也因此意外發現這組套件對電源線很敏感,附記如下:
測試用的電源線分別是以美國Belden 5 Dimemsions 製作的電源線(2.0mm單蕊線)和瑞典SUPRA LoRad 2.5多蕊鍍錫電源線(2.5mm平方),這兩者在聲音的表現上剛好是不同的面向,前者剛猛,後者厚實,如果以歌聲來形容可以把單蕊線當作Muddy Waters力道十足的嗓音,而多蕊線則如同King's Singer歌聲的綿密醇厚,以國語歌手來形容的話,或許可比擬為[胡德夫]和[費翔]的反差吧。
這很有趣,兩款電源線截然不同的表現剛好強化不同電容的線條感或寬鬆韻味,也算是我比較交連電容聲音的得力助手,呵呵。
謝謝瀏覽,如有謬誤還請過路高手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