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IY喇叭的同好,經常遇到更換單體時,不同規格的單體效率不一樣,置換單體後反而造成高低音量感不平衡的問題。碰到這種情形,可以在分音器與單體間加上一串一併的電阻當作衰減器 L-pad (loose pad),在不變動原分音器的分頻點前提下,享受更換單體帶來音色變化的樂趣。


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高音單體前與分頻網路間有一串一併電阻,阻值分別是R1:4.4歐姆與R2:6.5歐姆,表示高低音單體的效率不同,必須將分音後的高音電流做適度衰減以平衡高低頻音壓。


 


假使我們想要換上一顆效率為93db的新高音單體,比原單體91db高出2db,這多出的2db在實際聆聽時會推出更多的高頻音壓,在相同擴大機輸出倍率下有可能造成高音變吵甚至聲音粗糙的現象。



因此我們可以藉由下列這的公式,計算出R1應該增至5.16歐姆,R2減至4.4歐姆,以降低分音器輸出至新高音單體的電流,但仍確保向前對分頻網路的阻值維持不變,以維持分頻點恆定。


式中A代表目標衰減值(db),Z代表新單體阻值,將常數K代入公式即可計算出的R1和R2。


相反的,如果僅在高音單體前串接電阻來降壓,會破壞原先的分頻點,造成整體聲音失衡。


下面這張表是以8歐姆為Z值計算的的衰減電阻器對照表,對一般DIY玩家應該有點參考價值吧。


如果更換的單體阻抗不是8歐姆單體而是N,那就把R1和R2各除以8再乘N就可以算出應該串併的電阻值。結果和代入公式重新計算差異不大。


藉由這張表,我們可以反推前述的二階分音器兩端的高低音單體效率值相差約7db,也就是說原高音單體若標示為91db,推算低音單體的效率大約是84db (密閉音箱) ~ 82 db (倒相式音箱)。


這種定壓衰減電阻線路常見在分音器與高音單體之間,甚至拆解喇叭時也常見到原廠分音器也是用公版分音器加衰減器來匹配不同版本的單體。DIYer自行架設衰減線路時,電阻的耐壓一般選用10W就足夠了。


 


早期的高檔喇叭常常可以看到"高音可調"的設計,其實就是一組連續可調的電阻衰減器L-pad (loose pad)。
前輩[老師的AR部落格]有非常多寶貴的經驗分享,其中數篇維修AR老喇叭的文章特別指出L-pad不是VR,老喇叭的用家千萬別搞錯喔!
http://tw.myblog.yahoo.com/jw!VqR2uvyaGACcXPRCqK72/article?mid=632


至於置換低音單體常碰到的則是駐波箱音或者低頻延伸不足,前者可增加箱內阻泥削弱駐波,後者可以更換反射管口徑來改善突出或凹陷的頻段。

經驗分享,如有謬誤請不吝指導,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